
不同于去年的内蒙之行炒股配资网站有,这次自驾回来后没有任何戒断:晚上12点半到家,马上开启洗衣模式,第二天收拾了几乎一整天,顺带在家攒了个大闸蟹局,隔天又速度切换到打工状态,堪称假期高能量人。
我甚至以为远方已经不再让我兴奋和回味,却在某天路过一个户外广告时,画面中的山峦和记忆交叠在一起,我忽然意识到,我根本不会失去对自然、对未知的向往,我会永远对「在路上」的状态充满渴望。
这次国庆的甘南川西北之行,还是去年的内蒙追秋小队一起出动。出发前摇人,Ray 说这次我们休闲游海拔也不会太高,而后来的行程每天车程 5 个小时打底,好几天的海拔都接近4 000。也不知道他俩后不后悔,但反正我觉得这么下去,我俩会没有朋友。
DAY 1 成都 - 马尔康为避开人潮,我们提前两天出发,落地成都后直接取车开往马尔康。这次租了一辆问界 M7,Ray 直夸比坦克 300 好开。沿路的植物从一开始的松柏,慢慢变成银杏和杨柳,接着满树栾花突然在中间冒出头来,一抹生机勃勃的红。
往阿坝的路比新疆难走,几十公里的隧道群,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,就像不知道每次隧道出口迎接我们的,到底是绵绵阴雨还是朗朗晴空。但每次从隧道中出来,都会被云雾萦绕的远山深深吸引。
路边随处可见格桑花,在车辆疾驰而过带起的风里自在摇荡。随着海拔的爬升,秋意开始生长,满目绿意里开始点缀黄红两色,是彩林遍染的序章。经过汶川时,车上随机播放起《愿爱无忧》,呢喃歌声中心里也长出一片旷野。
刚到马尔康就被这里的蓝天所震撼。那是一种明度和亮度都很高的蓝,以至于不管怎么调相机参数,拍到天空时总有种过曝的感觉。
马尔康是阿坝州的州府,也是电视剧《尘埃落定》里的原乡。从航拍视角看,两侧山峦夹着河道,城市沿着河流蜿蜒生长。飘浮在山间的雾气像一层柔纱,轻盈地笼住这座小城。我们决定先去西索民居看看。路上经过阿坝特警站,兵哥哥们光着膀子在附近跑步,肌肉上的汗珠亮晶晶的……就,忍不住看了很多眼。
西索民居被称为嘉绒藏寨的「活化石」,特色在于一座座沿用了传统制式的石砌房屋,沿着石阶一路往上、错落分布,梭磨河从寨子脚下缓缓流过。
一只突然出现的可爱橘猫带我们逛了一路:石片堆叠起的粗犷外墙、色彩和图样及其丰富的木门窗、每家每户门前都种了花,无人处也有野花肆意生长……整个寨子不大,和我们见过的多数古城无异,氛围却是真正的闲适。
DAY 2 马尔康 - 色达适应了一晚后,出发海拔更高的色达。548 国道上,导航突然提示「你已进入斑马线」,我还困惑:怎么这么荒僻的地方也有斑马线?抬头一看:好的,原来是叫班玛的县城啊。
这也是自驾的乐趣所在。我常常去看一路经过了哪些地方,虽然最后并不记得,但它们的面貌最终会融合在一起,抽象成我脑海里的一幅画面,进而唤醒我更多关于他处的记忆。
沿路很美,高原地区标志性的蓝天白云,格桑花开得热烈,山间常有云雾蒸腾,当时的我还不知道,这是之后每天都能看到的美妙风景。穿过河谷草原,两侧山坡像穿了一件摇粒绒外套,团状生长的灌木丛,看起来蓬松又扎手。拍不腻动物的我,这次解锁了新物种——大吨位、跑起来又像狗一样灵活的牦牛。还遇到了野猴群,一旦有车停下,就成群挂上车窗、扒拉车门。
在天色最为柔和时到达东噶寺,这座意为「白色海螺」的寺庙,伫立在山间,面对着一大片广阔草原。
我们到达时空无一人。光束落在檐顶,跳跃着熠熠金光,又像流水一样淌过建筑外墙,铺开美妙的光影。此刻的静谧,为它添了几分神性。天气变化很快,几分钟前还能看到天空中月亮的淡影,没多久大团乌云飘了过来,黑色鸟群在寺庙顶上来回盘旋。不远处的草原上划出半道彩虹。
来到山脚处,长长的转经廊旁边是一间平房,里面的小孩大老远和我们说「你好」,却又在我走近时害羞躲起来,他们的妈妈在走进我镜头时开心比「耶」。
不知道为什么,我深深记住了这间房子、这条乡道:孩子们在门口打球,骑摩托路过的喇嘛会随机加入他们的游戏。另一边是一长溜的砖土墙,蓝天白云倒映在路边水洼里,偶尔有车经过,带起尘土飞扬。我远远看着这些,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平静和粗糙的生活美感。
DAY 3 色达 - 阿坝县因为国庆,镇子往五明佛学院的车次调整为 4 班,唯一匹配我们行程的是早上 7 点出发。于是天边的粉色朝霞还没散去,我们已经出门了,此时山路上还结着霜。刚下车,就看到这样一片仙境般的云海。
色达佛学院是我读书时就很向往的地方,它的遥远和宗教性自带神秘气息,就像那时候文青眼中的丽江和西藏,会被美化为洗涤灵魂之地。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,却发现它全然不同于想象。和心境有关,也和现实变迁有关。
现在的色达,已经没法「合规」地深入生活区和街巷里,所以官方限制的90分钟游览是完全够的。
尽管感受不似预期,但刚走上坛城时,还是深受触动:僧侣们在氤氲的雾气中,迎着晨光转经。而晨光和金顶交相辉映,目之所及处都被金光笼罩,那一刻只觉得分外神圣,又有种如坠梦中的不真实感。
另一边的瞭望台,可以完整看到幢幢红色僧舍,是如何鳞次栉比、积木一样地嵌在山间,煨桑升起的烟雾漂浮在空中。此情此景的确让人愿意相信,这座云海高原上的红色佛国,就是神明的居所。
下一站是阿坝县,路上阴晴不定,山上成列掉落的白色碎石,远远看去像没化开的冰晶。我一顿猛拍,开近了才知道自己有多瞎。穿过一段松林高耸的山坡,如果不是偶尔出现在山间的藏寨和白塔,会恍惚以为自己在新疆。
日暮时恰好经过年保玉则,来不及开车深入,最美的黄昏已经降临。金光铺洒大地,眼前是草甸和溪流,远处的群山肃杀又锋利。一轮轻淡的月亮已经挂上天空。在这广阔天地间,风景和我们都静默无言。当下我真切觉得:有时候活着,就是为了一些这样的瞬间。当然,此刻的诗意也不妨碍我们在这拉野尿。
后半段车程,我还沉浸在「今天实在美妙」的感叹里,万万没想到离县城还有 30 公里的时候,右后轮扎胎了。此时前后都是一片荒寂,最后勉强停在一户孤零零的洗车人家旁,叫了救援。自驾经验加一:租车记得确认备胎。我们付了 100 给洗车店的大哥,让他送我们三先回酒店,Ray 在原地等待救援,一直折腾到晚上 12 点半才顺利解决。
DAY 4 阿坝县 - 莲宝叶则 - 若尔盖县莲宝叶则,是年保玉则所在山脉的另一面,有着一样的肃杀和冷峻。
原来我天真以为,在这样一个接近环线中点的地方,大部队应该还没赶到。没想到 10 点多到达时,自驾车排队已经 800+。于是我们换乘景交车进去。
莲宝叶则像一个巨大的地质公园,装下了最为魔幻的冰蚀景观,锋利山体的褶皱记录着亿万年来的地质变化。不同于此前见过的所有地貌,它更为原始和凌厉,像走入奇幻的异世界。
更妙的是群山环绕下,闪着细碎微光的扎尕尔措湖。云层移动带来丰富的光影变化,湖面忽明忽暗,波光粼粼,非常灵动,甚至会觉得它是有生命的。
4520 观景台上修了一条长长的栈道,两边落满嶙峋巨石,我和 Ray 一直走到尽头,在海拔高点也依然如履平地。我俩估计都在窃喜,大概真是高原旅游圣体,以后去西藏也不用太担心啦!
离开前去看了一眼扎尕尔措湖,走近后更能深切感受到山崖绝壁的宏伟,而我更喜欢湖边草滩的风景:冷肃的远山、草叶丰茂,石头上砌着密密麻麻的玛尼堆,人为印记并没有抹去它的天然和野性。
往甘南的路比前几天更美。大雨、冰雹和阳光交替出现:有时眼前沉沉一片乌云压下来,后视镜里却是广阔的白云蓝天;有时光束落在山坳间,远远看去像是山体在自发光;很幸运又一次看到了彩虹,在山间和湖边隐现。还有藏羊!它们有螺旋状的角,得益于气候,甘南的藏羊非常鲜美……
当完全进入甘南地界,绵延的湿地草原景观在眼前徐徐铺开,视野突然就开阔起来。这是此行让我难忘的另一个日落时分,日照金山倒映在滩涂水塘里,美得像画。湿地风景在夕阳光线下更加金黄,整个世界好像都在发光。没想到去年在额尔古纳错过的风景,在这里看到了。但我依然可惜那一刻我如此接近它们,却没有机会走近。
此刻旷野里上升起月亮,朦胧像一缕烟雾,后来我一路看着它渐渐变得清亮。当我们停好车时,晚霞开始淡去,娘玛寺和世界最大的转经筒就在眼前,而它们背后的山峦云雾缭绕。
DAY 5 若尔盖县 - 拉卜楞寺恭喜我们又解锁了新物种。在一个满是小洞的山坡上看到了鼠兔!小家伙也太可爱了,并且在看到的第一眼,你就会知道它是什么,的确长得又鼠又兔的。
近 5 个小时的车程后,我们到达拉卜楞寺,它所在的县城有个很美的名字:夏河。这几个月 Ray 都在看藏传佛教的书,拉卜楞寺是他很向往的地方。这里被称为「 世界藏学府」,但不是我想象中的遗世之地。它其实是一个开放的佛学校区,大部分非修行区都可以自由游览,门口甚至还有几乎所有高校标配的小吃街。游客和僧侣来来回回错身而过,世俗与信仰在此奇异地融合。
下午 5 点后有辩经。辩经开始前,数十位僧侣聚拢在一起,有节奏地扬手、唱诵,太阳从他们身后隐入山头。逆光中看向他们,仿佛自带圣光。从大殿出来,新鲜空气吹散了酥油茶厚重的乳脂味,那条 3 公里的转经长廊上,依旧有虔诚的人一个接一个走过、不知疲倦。
我喜欢这里色彩丰富、同时充满秩序感的建筑。僧舍通常是暗黄色夯土墙面,而砖红基底和白墙的搭配是高等级佛殿的专属,所有黑框雕花的木构窗棂上,都挂着美丽的彩布帐帘,在山风里荡出涟漪。
本来想在这里体验一次藏服,但那些花里胡哨的旅拍造型,都不如我这一身更融入这里。我有时候会想,我的基因里会不会有一部分就来自这广袤的大西北。
DAY 6 拉卜楞寺 - 洛克之路 - 扎尕那这天经过的「洛克之路」,沿途穿过森林、草原、峡谷和雪山,有「小独库」之称。在山道爬升中,外面的风景越来越疆里疆气。
而这次自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,整个川西北甘南地区都是「折多山」,几乎每翻一座山头,都要拐几十上百个弯,这是唯一的不舒适区。
海拔趋近 4000 时,我们已经开在了云层里。那是一种迷幻的体验,四周被云雾遮蔽,像处于将醒未醒的梦境,让人着迷。开到山谷时,只见几户人家散布在广阔草甸上,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河从这里淌过。
隐在群山中的扎尕那是另一个奇幻之地,这个藏语中称作「 石匣子」的地方,由4个村落聚合而成,环绕四周的陡峭石头山是此地的天然屏障。到达时,整个村子还笼罩在雾气中,于是我们转身往山里去。
润吾沟是这里的推荐徒步地,名副其实,峡谷里溪水湍急,氤氲着湿润水汽,一条山林栈道通往瀑布深处,每次回望都是风景。
这一路走起来轻松,处处都是美丽植物和苔藓微景观,此刻好希望身边有一个植物学家。但即使认不得也没关系,一样会看得津津有味。没多久就到了山壁最窄处,穿行其中,有「初极狭才通人」的巨大压迫感。而山崖后的瀑布之大,水珠直接溅成一场雨,我们就止步于此。
从沟里出来,天气似乎更差了,我们直接回了民宿。这天还是 Ray 生日,我们却窝在黢黑小院里吃自热锅,哈哈。民宿大哥邀请我们参观他们自住的房子,六十来平的大通间,炕边就是烧饭的地方,一起身就能吃饭,真幸福啊。
他说这里的村民们主要靠种植青稞为生,年收入很低。因为这个村子处在低处,不太是游客首选,所以旅行旺季对他们来说也相对短暂。村里的夜很冷,寒冷和简陋让人沮丧,但一钻进电热毯里,又觉得什么都能原谅了。
DAY 7 扎尕那 - 九寨沟我们想赌一场日出。
6 点多天还擦黑时,就出门往达日观景台。沿路晾晒着青稞,山里依旧雾蒙蒙的,像走在寂静岭。但这样的冷意和雾气,又让人变得非常平静。
我想,应该没人比我们对日出更有热情了吧,结果到达时,停车场都满了。蹲守到 7 点半,浓雾依然没有散去的迹象,我们转头去旁边吃了一碗牛肉面。
换作前两年,我大概会非常懊恼,但现在似乎也都接受了。自然并不想在此刻接纳你,你没有任何办法。回到民宿时,小院里在煨桑,后山的松柏在浓雾中勾出柔和轮廓。「又是平凡的一天啊」,但平凡很好。
出了扎尕那,就是好天气。九若路的风景像新疆,又像瑞士。两边的山林里长了很多野生沙棘果,秋意在晕染,青黄和枫红在山间跳跃。我们又一次翻过大山,从云端开向山底溪涧。
风景不那么美的时候,我会看导航和地图找乐子。村庄的命名往往直白,又很好玩:旧房子村、修灯笼村、佛爷洞、鸡扒坎、三根松……看着这些地名,已经可以脑补出很多故事。
到九寨沟时,仿佛难民回城。我们直奔餐厅,吃了一锅热腾腾的牦牛肉。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:奔波一天、路上潦草吃饭,然后在晚餐这一刻卸下疲惫、大吃特吃,再慢慢散步回酒店,幸福感直接拉到顶格。
写到这里我已经想起那几个在敦煌、根河、喀什、夏河散步消食的夜,碳水上头、路灯昏黄,大家裹紧了衣服,却只觉得夜色温柔。
DAY 8 九寨沟在这里再次感受到高峰期的人潮。但九寨沟的调度的确很好,「15 分钟协调好 4 万人」并不算夸张。
景点分布呈 Y 字型,很多攻略里提到景交车会在三线中点的诺日朗停靠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。每辆车都会根据人流随机安排,比如我们一开始就被分配到了树正瀑布附近,但还好换乘也算方便。
体验过几乎无人的小七孔,九寨沟的第一眼并不让我惊艳。蓝绿色的湖水、奔涌的瀑布,在这之前我已经见过了,人永远无法重复获得「第一眼」的感受,这也是一种遗憾吧。
比起纯粹的水,我更喜欢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,而右线原始森林的 3 公里徒步,尤其符合我的期待。
往草海方向走,沿路是一片云杉林,地上铺了一层蓬松地衣,到处都是苔藓和菌子,眼睛忙得不知道该看哪里。到了后半段,水草湿地大片铺开、碧草苍苍,回看来路,云雾漂浮在山间,美得像秋天的童话。
而水中景致更美,清透的湖水甚至模糊了湖面上下的界限:起伏的水草是湖底的森林,毛茸茸的羽毛状植物是立在山间的高压电塔,倒伏的树木是穿过森林的宁静小路,它们像一个镜面世界,安然存在于无人打扰的水底。
第二美的是五花海。尽管边上长满了人,也不削弱美的体验。这里仿佛集合了所有海子的颜色,落叶和小鱼偶尔搅动涟漪。在钙华的隔离下,倒下的木桩不会腐烂,反倒在水中长出了另一种生机盎然。湖边住着水獭一家,幸运的话能赶上它们一家出「游」。
而左线有着色彩最为艳丽的五色湖,它的蓝是神秘的、深邃的,但是在看到它之前,要先看上十来分钟攒动的人头。
左右线并不完整地看下来,一天就过去了,计划中的芦苇海轻徒步也来不及完成。我原本觉得自己再不会来了,却在这些日子整理照片时,懂得了九寨沟的美。如果还有下次,希望能是彩林季~
DAY 9 九寨沟 - 三星堆 - 成都赶上开通不久的九绵公路,回成都的路途大大缩短。路上找了大内密谈第 880 期,关于三星堆的内容来听。而几个小时后,听到的那些故事,从想象中来到我面前。
我们预留的 3 个小时,仅仅只够囫囵吞枣地看完,但三星堆文明的独特和先锋,有太多有意思的细节。
除了神树、大立人、大大小小的面具等经典外,他们的陶器、酒器、摆饰等日用物件,以及各色纹样都很有美感。还有诸如青铜神坛这般层层叠叠、像拼乐高一样的几件立式青铜器,也都非常精妙,让人一再流连。
这是我和 Ray 的第四次自驾,我们都沉迷于此,以至于默契地把所有长假留给这样的体验。很多人说这是一种「眼睛在天堂,身体在地狱」的旅行,我却从没有过这样的感受(也可能因为我不是开车的人)。
对我来说,这是被焦虑裹挟的生活里,难得可以完全抽离的时间。不再需要担心任何人或事,需要关注的,只有当天的天气和路况。生活简单得只要一餐热乎饭菜、一次热水澡,就能满足得一秒回魂。而风景本身也足够令人惊喜,但多半不在于那些规划好的目的地,而是路上那些不期而遇、不可复制的瞬间。
我偶尔想起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炒股配资网站有,首图是一张康乐草原的照片,一度是我最喜欢的照片,没有之一。现在回看,只觉得平平无奇。当时的我不知道,未来的我会看到更多远胜于此的风景。这么说似乎太容易被满足了,但也的确因此感受到更多快乐和幸运。
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